立即登录 注册新帐号

http://www.chutianz.com - 楚天站长站

会员投稿 匿名投稿 投稿指南 RSS订阅 楚天站长站推荐:
搜索: 您的位置主页 > 行业资讯 > 电子商务 > 阅读资讯:“阿软”停服凸显“非阿里”电子商务模式

“阿软”停服凸显“非阿里”电子商务模式

2010-04-29 20:11:30 来源:未知 【 】 点击:我要投稿 发表评论

  据ENI经济和信息化网季献忠报道,阿里软件停止包括互联平台内的服务折射出中国电子商务发展路径的新问题,一个不同于传统电子商务模式(或称“阿里模式”)的“全程电子商务(或称‘金算盘模式’)”时代已经来临!

  对很多关心电子商务的人来说,上海世博会的倒计时似乎也提醒计算一项曾经影响深远的SaaS服务即将停止的倒计天数。这一切都源自于阿里巴巴集团旗下的阿里软件3月2日的一则公告:

  亲爱的阿里软件互联平台用户:

  感谢大家对阿里软件的长期支持。

  前期我们对阿里软件业务进行了重大的调整,后续alisoft网站也将进行重新规划和设计。经过慎重考虑,我们将于2010年4月30日起关闭阿里软件互联平台并终止提供相关服务,此我们请各位用户做好准备并注意如下事项:

  (1)阿里软件互联平台关闭后,包括但不限于阿里软件社区(forum.alisoft.com)、软件互联平台(mall.alisoft.com)、软件开发平台(isv.alisoft.com)、服务接口调用服务(SIP)内的各项服务和功能将不可使用。

  (2)请ISV和其他用户及时迁移、清理、保存自有数据和信息,平台关闭后相关数据和信息可能丢失并不可恢复,为此请用户于平台关闭前尽早开展上述工作。

  (3)平台关闭后各类应用将无法继续平台上运营,平台也不再提供退款或协调用户纠纷的渠道,为此建议ISV尽早进行服务迁移并与其用户的沟通,建议使用ISV软件或服务的用户尽早与ISV协商善后事宜。

  请各位用户根据自身使用阿里软件互联平台的实际情况进行准备并落实相关措施。重新规划和改造完成之后,alisoft网站将以新的面貌为广大用户提供优质服务!

  这则公告通过各大网站得到了迅速传播,一时间成为人们议论的焦点:为什么一向高调的阿里软件短短三年时间里就走向了终点?阿里巴巴电子商务的发展路径选择上又发生了哪些变化?

  不过4月30日“大限”即将来临的时候,关心这项“停服”的人们发现:阿里软件官网(www.alisoft.com)上已经难觅这则公告了!公告被撤的原因可能是它给阿里巴巴集团带来的负面效应太大,阿里希望这本已成为事实的事情无需再次强调而横生枝节,反正“开发者联盟”频道中“暂时停止第三方应用接入”的公告还继续吸引人们的注意,相关ISV早已做好准备,有所对策了。只是这则2009年9月发布的公告以及12月发布的“停止CRM2.0托管服务”的公告和同一个页面的“赢软件”的炫目招募广告形成了鲜明的反差。看得出来,除了这些公告,这个网站已经鲜有更新,被“放任”很久了。

  “打通”事业半途而废

  毫无疑问,今天的中国,马云几乎就代表着电子商务。或者说,电子商务就是淘宝网和阿里巴巴的模式,其实这并不全面。且不说淘宝网之前还有易趣eBay,甚至现还有京东商城、当当网等作为细分市场的代表和它比肩而立,就是名噪一时的阿里巴巴也时不时受到来自慧聪网的竞争。

  淘宝网和阿里巴巴甚至也不是马云心目中的“电子商务”的全部内容。阿里软件2007年1月宣告成立的时候,马云用“达摩五指”来指称这5家分公司的:阿里巴巴、淘宝、支付宝、中国雅虎、阿里软件,他希望消费者从搜索(中国雅虎)开始,完成网上采购(淘宝网),用电子支付平台(支付宝)完成交易,借助物流公司(阿里巴巴最近还入股“星晨急便”物流公司)完成整个交易和交付过程。

  中国雅虎经过几轮换帅之后再度回归“门户”定位,搜索的任务估计留待时机成熟后再做发力。而阿里软件当初的定位就是要搭建一个技术平台来“打通”B2C和B2B两种商业形态之间的桥梁的。用一句通俗的话来说,就是让企业B2C平台(如淘宝网)上解决了商机和完成交易之后,能和后台供应商之间的业务流程衔接得上,也就是B2B平台(如阿里巴巴)上整合财务、库存、采购等等业务信息。相对于阿里巴巴立足于“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阿里软件则是“让天下没有难管的生意”为使命。

感谢 admin 的投稿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楚天站长站立场无关。

分享到:

共4页: 上一页1234下一页

数据统计中!!

tags:停服 阿里 电子商务 模式

 责任编辑:靓哥
  • 相关文章列表                                                                                     收藏 - 挑错 - 推荐 - 打印
    评论总数: [ 查看全部 ]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