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虽不及苹果一样绚丽夺目,对行业产生颠覆性的影响,但它将触角不断伸向未知的商业领域,比苹果更让人感到惊恐,难怪美国《商业周刊》将其称之为吞噬世界的怪物。
它叫亚马逊,一个被众人效仿,却又无法超越的传奇。
第一章 电商丛林的独狼
1999年,《世界是平的》一书作者托马斯·弗里德曼在《纽约时报》专栏中毫不客气地说:“亚马逊注定是失败的,别人在卧室里都能再建一个亚马逊。”
亚马逊没有被弗里德曼言中。今天,它正如世界知名的亚马逊河一样展现出勃勃生机,并成为苹果之后又一家让世人惊羡的公司,它不但让全球最大的零售企业沃尔玛感到不安,其所涉猎领域的成功(领先于谷歌5年推出云计算、推出让苹果紧张的平板电脑等),更让很多高科技公司汗颜。
惊艳的低调
拥有“翡翠之城”雅号的西雅图,是美国公认的“全美最佳居住和工作地”,这不仅仅是因它典型的海洋性气候带来的清新、干净的空气,还在于这里是高科技公司的集散地。
在eBay、Facebook、微软等公司肆无忌惮地向外界宣示它们的存在时,你却无法从霓虹闪烁的西雅图夜空中找到亚马逊的LOGO.
它低调到甚至在其总部办公楼的外面,都没有一个标识。记者在西雅图的街道中无法分辨出哪一栋大楼是亚马逊的所在地。
亚马逊低调得让人难以置信,用水泥简单处理后的墙面,呈现出凹凸不平的粗糙,给人感觉如同置身在一个巨大的车库中。亚马逊工作人员介绍说,“这是贝索斯为了纪念公司在车库中创办而特意营造出的感觉。”
然而,正是这家无比低调的公司缔造出一个庞大的在线商业帝国,有着全球零售业中最先进的仓库、最早推出云计算服务、引发阅读革命的电子书及让苹果心惊胆颤的平板电脑。今天,它的市值仅次于谷歌,是全球第二大互联网企业。
将这些业绩搁置在其他公司身上,无疑是值得炫耀的资本。但在贝索斯眼里,财报、业绩皆是浮云。他想创造一家基业长青、以客户为中心的公司。
在2011年的西雅图之行中,《IT时代周刊》记者与杰夫·贝索斯面对面地坐在一起。很难想象,这位被外界称为“亚马逊之父”的CEO完全没有其他高科技公司老板的张扬,更多的是低调务实,但又不失率性、热情。
那次见面让人记忆犹新,当活力四射的贝索斯单身一人推开会议室的门那一刹那,还被误以为是某位进错了门的亚马逊员工。他快步走进房间,拿起笔转身走向墙边的白板写上“Customers Rule ”(顾客至上).这是他的开场白,也是他一直所坚守的理念。之后在记者采访的数位高层口中,他们也同样表达了亚马逊所坚持的“以顾客为中心”的公司理念。
正是这一理念,让亚马逊真正成为一家消费者认可并让对手恐惧的公司:美国知名连锁书店Borders发现无法在图书种类上匹敌亚马逊,险些于2011年年初破产;百思买眼睁睁地看着亚马逊通过各种廉价产品蚕食自己的市场,被迫缩减卖场的营业面积;而零售巨头沃尔玛也在亚马逊的施压下,同一店面连续9个季度销售额下滑。
它们还算是幸运的,在过去短短十几年里,被亚马逊收购的公司超过30家。它以网上图书零售起家,继而扩展到音乐、影视、玩具……成为一个无所不包的电商巨无霸;它提供技术和开放平台,使自己成功成为一个第三方服务商;它别出心裁地推出Kindle阅读器,在改变人们阅读习惯的同时,还建立了一个电子商务公司绝无仅有的、基于高科技的庞大物流体系……
感谢 靓哥 的投稿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与楚天站长站立场无关。